赤壁唐杜牧(杜牧写赤壁时遭遇了什么)

唐诗赏析:杜牧的《赤壁》文/余长城一把残破的铁戟沉入沙底,不翼而飞,磨洗之后才发现这是赤壁之战的残迹。如果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胜利,二乔被关在铜雀台

唐诗赏析:杜牧的《赤壁》

文/余长城

一把残破的铁戟沉入沙底,不翼而飞,磨洗之后才发现这是赤壁之战的残迹。

如果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胜利,二乔被关在铜雀台。

白话翻译:

一把戟埋在沙子里,它的钢铁没有被侵蚀。我拿起来反复洗,认出这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遗物。

如果不是东风因为天时地利帮助周瑜打败了曹操,铜雀台的春天早就把大乔小乔深深的锁在里面了。

创作背景:

杜牧在唐代会昌二年(842年)至会昌四年(844年)担任黄州刺史,在黄州任职两年多。一般认为《赤壁》一诗是他任黄州刺史期间所作。无独有偶,宋代苏轼在黄州被贬为团练助战时游过黄州赤壁,写出了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今天湖北黄州的赤壁公园有赤壁岩,是杜牧和苏轼游览的地方。

赤壁沿江七处,但真正的赤壁之战只能发生在一处。多数人考证后认为发生在赤壁、溥阴。赤壁不是因为战争而变红的,而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是赤帝的儿子,所以汉代很多地方都是以赤字命名的。因为赤壁之战,许多赤壁诞生了。杜牧写这首诗的时候,距离赤壁之战已经过去了600多年。最后谁也说不清哪个赤壁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

作品欣赏:

“折戟沉沙”现在是成语,就是出自这首诗。后人常用“断戟”来形容失败或损失惨重。“铁没有消失”,一是因为武器制作精良,二是因为深埋河沙而不朽。目前,在我的家乡信阳发现了六只淮河独木舟,其中两只是夏独木舟,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依然不朽。

也就是说,从武器开始,人们似乎又看到了战争,“折”字点出了戟沉沙的原因。中国最古老的青铜兵器是“干(盾)戈”(所有的茎不一定是铜做的)。后来,童歌演变成了铁矛和戟。三国时期,步兵的主要进攻武器是长矛或戟,近身防御武器是盾牌和环型刀,骑兵的主要进攻武器是短矛和短刀。《三国志》记载关羽在战斗中刺死敌人。他应该用剑而不是刀,何况是青龙偃月刀。长刀在三国时期的战场上并不是没有,只是骑兵很少使用,而且远没有那么方便。汉代的“丈八蛇矛”相当于现在的4米左右,也就是12尺。另外,在战场上用剑是不可能的。

古代的戟都是木柄,所以有折叠戟。杜牧作为黄州地方最高官员,得到了别人赠送的一把折叠戟,自然放下,自己打磨,收藏起来,相当于现在的文物收藏。

第一句从断戟引出悼念漫长的战争,以沉沙表达时间跨度之长,最后一句写的是对战争的评价。正是这一评价,让全诗成为千古名句——“东风不和周郎,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认为周郎成功的关键是天气。孟子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占据了同样正确的位置,但周瑜却把握住了天气——腊月东风吹的时候。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主要记载在《周瑜传》和《三国诸葛亮传》中。当时曹操有20多万军队,但真正的水军并不多,周瑜指挥着3万水军士兵。曹操的水军,一部分是之前自己在玄武池练的,大部分是荆州刘琮投降的。水军数量并不比吴栋多多少,所以周瑜敢于带着三万水军苦战,在第一次河战中就打败了曹操的水军。事实上,刘备的一万大军和刘启的一万大军根本没有参与赤壁火攻,只是在后来曹操撤退的时候追击曹骏。曹操退兵也很从容。首先,剩下的战舰被烧毁,没有留给吴栋,然后他撤退了。

这里就说说天气,人,和谐吧。曹骏瘟疫流行的时候,可以说是气象丧尽;人方面,双方差不多。在曹操的军队中,青州和荆州是不同步的;吴栋阵营中有一些投降主义者,人们的心是复杂的——这就是为什么曹操相信黄盖的假投降(没有风险)。曹骏的总兵力虽然远超吴栋,但在江面上却无法施展,曹操水军的战斗力也不如吴栋。

这样一来,双方在地理位置和人情融洽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所以吴栋军胜于天,这也是杜牧在诗中所表达的。可能有人会把这种天气归结为运气,但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周瑜了解气候变化,依赖天气。周瑜一生生活在江东,对长江沿岸的季风气候比较熟悉。虽然是腊月,但也有东南风吹的时候。

“周郎”是周瑜在江东的尊称。郎是古代人的美称。二乔,即大乔和小乔,是孙权大哥孙策和周瑜的妻子。周瑜和孙策同岁,一直跟着“东方小霸王”孙策。二十四岁时,他娶了乔的女儿。不幸的是,孙策26岁病逝,死后由孙权接任。赤壁之战,周瑜是左都统,是右都统,但前年灭江夏黄祖之战,周瑜是“前都统”,这也是《三国演义》称周瑜为“总都统”的原因。

“铜雀台”,即铜雀台,是曹操的另一个亭子,也可以称之为宫殿。曹操墓在铜雀台以西二十里。铜雀台是曹操“唱对酒”,宴请文人武将的地方。著名的“建安七子”经常聚集在这里写诗。

总之,读关于历史和怀旧的诗,一定要了解历史。但流行的《三国演义》(简称《三国志》)使历史半真半假,又由于演义比史书流传更广,今天的学生很难知道历史真相。此外,《演义》中说吴栋有“六郡八十一州”也是不对的。应该是六郡八十一郡。汉朝比郡大。东汉末年,中国只有十三个州,吴栋的六个县也不过是扬州的一半多。

杜牧的《赤壁》是赤壁史上的一部名著。在此之前,李白和杜甫都写过《赤壁怀古》的诗,但都不如杜牧的好,自然也没有流传得那么广。直到苏轼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歌词,才可以和这部名著相提并论。杜牧善于评价历史,如《阿房宫赋》,以结尾评价深刻著称。

大约是1982年,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了陆游的诗《秀儿》。语文老师是一个临时代课的老私塾老师。他写完课文后,把陆游的《愤怒》和杜牧的《赤壁》抄在黑板上。这位老先生教我们唱诗,但现在他不记得怎么唱了。古诗词会唱。从《诗经》到乐府,诗歌一直是用来歌唱的。但后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诗歌的内涵,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境的重要性超过了它的节奏。等宋词元曲流行起来,唱诗也就告一段落了,诗歌的节奏只会让读起来朗朗上口。元曲的流行,加上舞台上真人的动作表演,最终使戏剧成为独立于诗歌之外的艺术形式,传播和影响更加广泛,最终使唐诗成为更加高雅的纯文学。但诗还是叫诗。

020年11月19日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0428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