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排华事件图片(中国怎么教训印尼的)

我是唐棣,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来【关注】我,一起聊今昔,共议天下大势。我是一个绅士,只是为了学习和交朋友!随着西方人从殖民亚洲撤出的漫长而血腥的过程,华人作为少

我是唐棣,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来【关注】我,一起聊今昔,共议天下大势。我是一个绅士,只是为了学习和交朋友!

随着西方人从殖民亚洲撤出的漫长而血腥的过程,华人作为少数民族在这一地区的命运和前途被彻底改变。这些“新兴民族国家”如何从昔日的殖民领地中脱颖而出,无疑将影响华人的政治和经济命运。中国社会如何适应殖民主义崩溃后新国家的生存,取决于一代又一代移民后代的不同能力和兴趣。

一、印尼反华的根源

1.暴力的根源

作为一个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印尼有着悠久的排华历史。早在20世纪初,随着群众运动的蓬勃兴起,当地民众中流行的民族启蒙话语,将排华的敌意与宗教信仰、社会阶级乃至对殖民主义的仇恨融为一体。

印尼排华事件图片(中国怎么教训印尼的)插图

印尼语中的“运动”一词并不等同于“政党”,也不仅仅是民族主义的背书。它涵盖了从伊斯兰教和本土主义到反对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系列思想。印尼崛起的知识精英利用自由、自治等模糊口号发起和组织群众运动,或隐或显地将斗争矛头指向当地华人。

他们攻击当地的中国人是资产阶级、异教徒和外国人,他们是他们憎恨和害怕的荷兰人的帮凶。1913年共同成立一个新的伊斯兰兄弟会组织,即“伊斯兰联盟”时,伤害甚至杀害中国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当地不识字的农民制造了一个恐怖的假象,必须把所有的中国人都消灭掉,必须把他们占据的土地拿回给土著。至于荷兰人,则被驱逐出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场排华运动是在中国人自己受到荷兰殖民当局所谓“道德政策”伤害的时候开始的。荷属东印度实行上述政策,包括剥夺和限制华人在经济、居住、旅行等方面享有的优惠待遇。其目的显然是为了保护长期受压迫的所谓弱势“土著人民”。

印尼排华事件图片(中国怎么教训印尼的)插图(1)

作为中方,他们不仅对此深感痛心,更希望借助中国的民族复兴,哪怕只是一种想象,来增强自信心。

当然,20世纪初建立的新中国绝不会允许本国公民在海外遭受蹂躏。就在辛亥革命之后,东印度的中国人实际上开始感到更加自豪。他们剪着辫子,穿着西装,(在当地人眼里)在那些非华人面前更加“趾高气扬”。无论是事实如此还是仅仅是当地人的想象,伊斯兰联盟的形成和排华暴力事件的发生都与此不无关系。

中国的国家建设和革命事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海外华人的民族自豪感。然而,海外华人日益高涨的自豪感加剧了周围其他人对华人的反感。更何况,随着当地原住民不满情绪的积累,而且相对于攻击殖民统治者,攻击华人不会遇到什么麻烦,所以爆发排华运动也就不足为奇了。印尼人发起排华运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华人把经营领域扩大到了原本由当地伊斯兰商人主导的地区,比如当地的烟草业。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当荷兰殖民当局取消了中国人的含税特权后,中国商人自然要想办法进入其他不同的经济领域,以适应新的环境。

2.阿莎·阿蒂斯主义

在刚刚获得独立的印尼,当当地民众得知原本由荷兰控制的经济领域正在被中国人接管时,排华声音立刻甚嚣尘上。

印尼排华事件图片(中国怎么教训印尼的)插图(2)

印尼商业大学阿萨特(Assaat)率先发起了一系列攻击,后来将这种行动命名为“阿萨主义& # 34;(阿桑奇)阿沙亚特力主的是,印尼的原住民应该在经济权利和地位上得到优待。

排华,他竞选攻击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印尼华人及其后裔。他警告说,刚刚诞生的新印尼的经济命脉可能被华人把持,因此印尼原住民应该奋起反抗,坚决阻止。沙亚特的这些言论明显充满了种族主义。按照Ashaat的观点,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永远无法改变。华人在社会和经济上的排外性令人发指,令人无法容忍。即使华人归化为印尼公民,他们无孔不入的本性也是任何“真正的”印尼人绝对无法接受的。

他指出,华人的经济力量是“荷兰殖民主义的遗产”,必须予以打击。为了维护印尼原住民的利益。虽然印尼社会确实对那些有钱的华商有普遍的羡慕,而且虽然华商的比例真的很高,但并不是所有的华商都很有钱。

印尼排华事件图片(中国怎么教训印尼的)插图(3)

而且,那些富裕的原住民也没有受到类似的批评。沙阿主义实施的结果之一就是禁止华人在农村经营零售。印尼1959年对西爪哇的歧视性法律在军队支持下立即生效,严重损害了当地经济。

这项法令的结果是,大约10万中国人被迫离开印度尼西亚,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出的船只将他们接回中国重新安置。

3.为什么中国人一直被利用或者被扼杀?

在东南亚后殖民时代的民族国家中,排华在印尼最为根深蒂固。印尼的政治、宗教、民族结构,加上长期的殖民历史,使得“华人问题”成为无所不在的国家特殊阴影。

那么,华人作为印尼的一个少数民族,究竟为什么会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遭受双重伤害呢?

这个谜团必须追溯到殖民时代,必须从殖民者如何经济使用汉语的史实中寻找答案。

印尼华人控制着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从大企业到乡村小店。很明显,他们比周围的原住民富裕(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是)。所以,当地人讨厌这些中国人,但又离不开他们。

印尼排华事件图片(中国怎么教训印尼的)插图(4)

从殖民时代开始,印尼的每一位统治者在华人问题上都处于两难境地:是应该让他们在经济上发挥更好的作用,让他们也从中受益,还是干脆把华人赶走。他们发现前者不可行,因为会遭到当地人的反对。后者也做不到,因为当地经济离不开中国人。结果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左拐右拐,或者是对华裔少数民族夹杂着包容和歧视,又打又拉。

然而,种族冲突并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在1965年流产的政变之后,印度尼西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此时,印尼当局提及中国时,已不再使用“中国”这一官方名称,而是使用战前日本人使用的带有明显歧视意味的“支那”一词。中国新政府对此提出了严重抗议,但印尼对此不予理会。

那么,印尼改名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一名印度尼西亚官员给出的理由:

改名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自己的人不再感到卑微,同时...我们国家的那些人(也就是华裔)是不允许站在上面的”。

这就是印尼“华人问题”的症结所在:

印尼原住民心中长期积累的屈辱和愤慨,在殖民统治崩溃后仍在延续。换句话说,早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印尼原住民被置于社会底层的时候,“华人问题”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荷兰殖民当局将华人列为二等公民,即华人虽在殖民者之下,却在原住民之上。荷兰人称当地的原住民为“土人”,虽然原意是“原住民”。但实际上是“野蛮人”的意思。荷兰殖民当局推行的这种界限分明的等级制度,既保证了“他们中国人”(禁止提升地位或衰落)可以继续充当中间人,又保证了那些“本地人”只能充当农业劳动力,种植咖啡、糖等农作物出口,从而保证了整个殖民地可以按照殖民者的意愿运作,并有利可图。

印尼排华事件图片(中国怎么教训印尼的)插图(5)

历史上积累的仇恨,穆斯林与异教徒之间的隔阂,印尼历届政府持续的经济不安全,这些都是相互叠加的,所以印尼族裔成了明显的替罪羊。

二、马来西亚排华现象的柔和性

在英属马来亚殖民地,当地马来人对华人的不满源于他们内心深处的卑微,即认为无论做生意还是当佣人挣钱,都不如华人。

无论是由于文化差异(比如马来人一直鄙视家政人员和商业,这是英国人对马来人的看法)还是殖民制度本身。退一步说,不管马来农民最初对家庭雇工和商业的看法如何,殖民当局的政策显然加强了他们的看法。

由于矿场和种植园主不愿意雇用当地工人,他们更愿意使用从国外进口的合同工,因为后者更便宜,更容易雇用,也更好控制。

印尼排华事件图片(中国怎么教训印尼的)插图(6)

甚至马来农民自己,在必要的时候,也更喜欢华人而不是马来人做中间人,因为华人有更多的途径提供他们需要的资金,可以和他们讨价还价。因此,马来人缺乏从事现代经济活动的能力。

于是,这种马来人缺乏自我意识的痛苦感觉就与殖民主义有关,进而与中国人“天生”就有经商能力的极端观点形成了负面对比。在后殖民时代,已经发展成对华裔少数民族的敌视态度。

1.马哈蒂尔和巫统

马哈蒂尔是马来人,有部分印度血统。他出生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马来亚的一个教师家庭。他在新加坡学医,成为一名执业医生。当马来民族主义政党“UMNO”于1946年成立时,他立即加入了该党,并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1969年马来人和华人发生流血冲突后,马哈蒂尔严厉指责UMNO贵族和受英国教育的领导层脱离马来人,对华人过于温和。由于这个原因,马哈蒂尔被驱逐出UMNO。

然而,这场种族冲突为推行有利于马来人的新政策开辟了道路,该政策强调伊斯兰文化。寻求调节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经济不平衡。在新的政治生态中,旧的UMNO领导层选择了一条相对激进的路线。

印尼排华事件图片(中国怎么教训印尼的)插图(7)

马哈蒂尔重新加入UMNO后,以强烈的民族主义和激进的种族观念成为UMNO的主导力量。

马哈蒂尔坦率地表示,“单靠法律是做不到这一切的”,但他也指出,法律实际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没有4000年来处理这些事情”。结果直接立法通过,在工作、教育、资本财产方面实行配额制,给马来人保留一定比例。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时,明确规定保护马来人的特权,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新规定远远超出了当年的权限。

2.印尼和马来西亚排华的差异。

印尼和马来西亚排华的区别更多表现在宣传上,而不是实质上。两个国家都呼吁立法提高当地弱势多数的地位,从而约束强势少数。两国华人都被贴上“无情商人”的标签。

印尼排华事件图片(中国怎么教训印尼的)插图(8)

这两个国家的政策都可以归结为“种族主义”,因为它们攻击的是整个族群。不过从马哈蒂尔的言论中还是能看到一些对中国人的赞美。

例如,中国人在为生存而斗争的过程中被塑造成坚强和有能力的人。而且马哈蒂尔还强调要努力提高马来人的能力,而不是特别打压华人,以达到经济高速增长的日本标准。虽然为马来西亚华人设置配额和指标是不可接受的,但马哈尔的讲话并没有提到华人不道德、不忠诚的本质。

因为马哈蒂尔和他的同事们都清楚地知道,虽然华人是少数,但他们的规模和能力足以把马来西亚建设成一个繁荣的国家,但一旦他们把资本和人才用在别处,马来西亚就可能陷入贫困。

然而,印度尼西亚的情况恰恰相反。“阿莎阿蒂斯主义”是残酷无情的,同时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我毁灭。1959年,印尼第10号总统令禁止“外国人”在县以下地区从事零售贸易。结果,10万中国店主被迫逃离印尼。

在后殖民时代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当地华人族群的命运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但在另一些方面却明显不同。

印尼排华事件图片(中国怎么教训印尼的)插图(9)

在这两个“新国家”,有一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有事业心的中国人在这里安家落户。他们的商业技能和金融资本对他们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这两个国家都是从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多种族社会。

历史上,当地殖民当局积极鼓励华人(包括在马来西亚的印度人)移民。在这两个国家的城市地区,华人是当地重要的(且仍在发展的)工商业阶层,自身的族群认同十分突出,这使得在当地处于族群主导地位的土著族群对他们产生了怀疑。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伊斯兰教主导的国家。尽管有原教旨主义倾向,但与中东相比,这两个国家的穆斯林显然更加温和宽容。

这两个国家华人情况的最大区别在于各自人口比例的不同:在印尼,华人这个少数民族只占总人口的不到3%,但在马来西亚,华人却占了当地总人口的25%左右。在印尼,他们认为国家面临的是一个“中国问题”,而在马来西亚,情况完全不同。在印尼,华人必须尽力适应主体族群的要求(包括尽可能同化当地族群,淡化自己的族群色彩,或者在当地原住民中寻求权贵的庇护)。

印尼排华事件图片(中国怎么教训印尼的)插图(10)

在马来西亚,当地华人的比例,以及他们的经济重要性,是当地马来人既不能同化,也不能作为寻求庇护者。自然更不可能把所有华人赶出马来西亚。

(正文结束)

如果你对历史领域有其他话题或看法,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尽快回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0027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