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翻身的意思(咸鱼翻身的意思)

余喜欢读书。在北大因病休学的那一年,他读了近600本书,英语词汇量扩大到2万。这两件事,第一件奠定了他一生的厚度,第二件成为新东方的起点。后来,他总是把“读书改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余喜欢读书。在北大因病休学的那一年,他读了近600本书,英语词汇量扩大到2万。这两件事,第一件奠定了他一生的厚度,第二件成为新东方的起点。

后来,他总是把“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挂在嘴边。甚至在新东方危机之后,他现场讲述个人故事的时候,又推荐了7本书。

在新东方的老师中,余曾经招了一个爱读书的年轻人——罗永浩。高中辍学后,罗永浩在家免费看了几年“闲书”。

来到北京,他在新东方的一家培训学校背了两万多个单词,成为了新东方的GRE词汇老师。前者让他说出精彩幽默的课堂笑话,后者让他成为“十大网络名人”。

20多年后,两位学者的骄傲被现实击碎。罗永浩创业失败,负债6亿,不得不厚着脸皮囤货;于创立的新东方遭遇危机,个人价值蒸发185亿。他要关闭1000多个教学点,裁员6万人,在直播间卖农产品...

这是两个理想主义者为了钱抛弃理想,为了理想抛弃金钱的故事。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20年前,一封近万字的求职信呈到了余面前。

信是罗永浩的。在信中,他评论说自己“天生疯狂,像个怪物”,给MLM教过课,英语水平很高。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完整地写了下来,并劝于“不拘一格降才”。

震惊于的求职信,尽管当时29岁的罗永浩只有初中学历,他还是给对方做了一次试讲。这是对新东方教师的重要考核。

2001年,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新东方已经成为教育行业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忙着在各地演讲的余,也被封为“创业教父”,是一代人的偶像。

当时有才华的年轻人选择进入新东方,远胜于今天所谓的“互联网巨头”。吸引他们的关键是钱。

而在创业的关键就是钱。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1962年,余出生在江苏省一个贫困的农村。他的父亲是一个木匠,他的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是生产队的队长。从5岁起,母亲对余的全部期望就是成为一名教师。

原因是老师可以活得有尊严。

贫穷的生活和时代背景会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力。余的母亲想不到这一点。她儿子的未来命运与教书有关,但不仅限于教书。

连洪敏自己都想不到这一点。

年轻的余参加了的两次高考,却没能考上梦寐以求的常熟师范学院。弯腰插秧,汗水滴到田里,余觉得又要考了。

母亲心肠软。她听说江阴一中有高考复读班。她跑到城里,为弄到了一个三天后的住处。

余不知道她妈用了什么关系,只记得她回来的时候正下着电闪雷鸣的雨。出现在门口的母亲是一个水淋淋的“泥人”。

一年后,18岁的余被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录取。我妈一高兴,就把家里的猪、羊、鸡、鸭全宰了,摆了三天酒席。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于北京大学。

背着两麻袋行李进北大,生活并没有村民想象的那么美好。

自我介绍开学时,因为他的口音,他被班长王强取笑说“日语”。游泳课上,他的狗刨被全班嘲笑。回到宿舍,我们在夜话会上讨论了“约翰·克里斯托弗”和“第三帝国的衰亡”。他一脸困惑地说道:

“这是考试吗?”

打破了一个农村孩子的骄傲,余一头扎进了图书馆。每天早上四点,他去图书馆排队,借一堆书,坐一整天,然后深夜回去。

当在学校和老外谈恋爱,带着音乐梦想写下歌曲《星期天》的时候,于不得不在图书馆苦读,承包了宿舍的开闸放水任务。

若干年后,坐在豪华的办公室里,余回忆起那段青葱岁月,追女神、谈恋爱成了笑话,唯一严肃的话题就是读书。

他说他在北大读了近2000本书。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授。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于著

1985年,他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英语教师,一直在倒数自己的成绩。第一个原因是系里老师扩招,第二个原因是优秀的学生选择了出国。

上个世纪,出国热席卷知识界。在北大当了三年老师,余看着他的同学,同事,甚至学生在美国洗碗,做美国梦。

班长给他写信,一个细节击中了于的要害。在美国洗盘子一天能赚50美元。

而且他对死工资极度焦虑。“一个月120元,12元即时到账,老婆要拿走11。”

他拿出考上北大的勇气和决心,准备出国考试。1988年底,托福673分,GRE 800多分。当时中国学生的平均分是400-500,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成绩。

尽管他通过了考试,余仍然不能离开这个国家。当时留学的方式要么是申请国外学校的奖学金,要么是自己掏钱。住在北京大学宿舍的余就没有份儿。他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他必须自己赚钱去美国留学。

赚钱,成了当时北大教师余最重要的事。他利用北大的品牌和优秀的英语能力,开始在校外辅导机构做老师。

出国的学生越多,他的课就越多。一个月下来,他能拿到一两千元的工资。是北大工资的近10倍。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后来他打算一个月花1000多,攒够钱去美国太慢了,就自己开了个培训班。

白天是北大的余老师,晚上是附近出租屋的余校长。为了扩大规模,他在北四环的电线杆上贴广告。

北京零下十几度的冬天,他骑着自行车,带着糊桶和广告纸,到处找电线杆。偶尔学校里的同学发现他不好意思,就说自己在做公益,清理小广告。

到处贴广告,没有办学资格的他自然被抓,在学校被处分。在他的自传中,写道:

我的行政记过在当时北大的著名三角上贴了整整一个月,在高音喇叭上播了一周左右。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出名。

对背上的处分、房子、升职、加薪,自然,于没有动静,思来想去,1990年,他辞职了。“如果离开北大去教书,挣的钱会比现在多得多。”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1991年,余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攒30万元出国留学。

上了培训机构之后,贫穷又一次限制了一个人的想象力——这个目标真的很小。依托北大的招牌和生动的课堂效应,加上出国热潮,新东方的生源规模迅速扩大。

到1994年,新东方在余的带领下,营收超过1000万。当时,他申请的美国学校终于给他发了全额奖学金,但余不假思索地拒绝了。

“当你有2万个学生的时候,把他们背回家是10万元。有些钱的感觉把所有的理想都抹杀了。什么留学,什么当大学教授,就是点钱。”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多年以后,余被比作《出埃及记》中的摩西。出生在农村的他,带着一群年轻人从贫困走向财务自由。

新东方的快速扩张给了许多人财富,因为余分享了金钱。在他的经营理念中,优秀的教师是新东方的根本。为了扩张,他希望用最多的钱招聘最好的老师。让一堆人因为一些钱失去了所有的理想。

这也是罗永浩在2001年选择新东方的原因——一个讨厌英语和老师向钱低头的高中辍学生。

比余小10岁的罗永浩,出生在民风淳朴的东北。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公务员。当他年轻的时候,为了方便起见,他经常从图书馆借书。

读了很多书,他获得了超越同龄人的智慧。他经常在课堂上指出老师的错误,还被愤怒的老师儿子打了一顿。

而他的同龄人写作文的方式恰到好处,他写道:“说也奇怪,虽然校园里没有风,但五星红旗还在校园里飘扬空。”老师勃然大怒。

在他的自述中,他上高中的时候,实在受不了学校的制度,就主动退学了。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未满18岁的他无处工作,就躲在家里学习。三年来,他读了无数的书,包括琼瑶的小说。直到现在,即使学历不高,罗永浩也一直强调学习不一定要在学校里做。

当时罗永浩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诗人。诗人不需要学历,现实社会需要。

没有学历,罗永浩被很多现实狠狠打了一顿。在东北,他卖过烧烤,开过二手书店,在韩国做过车间工人,卖过春药,甚至走私过汽车。

在外闯荡了27年,他来到天津,无所事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他开始考虑如何赚钱。由于他的口才,他甚至在MLM组织教书。

多年以后,他年轻时的那些记忆在他的演讲中变成了笑话。幽默中夹杂着理想主义,吸引了数百万年轻人的喜爱。

他甚至给演讲起了个名字“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奋斗”,在全国各大高校演讲,得到了一片又一片的掌声。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在悲惨人生的最后,一个朋友告诉罗永浩,在新东方做英语老师很赚钱。“你很有幽默感,很会说话。你应该去新东方当英语老师。据说年薪百万。”

英语,老师,这两个他之前最讨厌的词组合在一起,他骂了朋友一顿。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认真思考过这件事的可行性。

毕竟MLM机构的讲座和新东方的讲座都是讲座。更何况一周只有两天课,有钱有闲可以花很多时间。

和前几年涌向各种培训机构学习编程的同学一样,罗永浩为了成为新东方的英语老师,进入了新东方在北京开设的培训班。

他说,“做一个自由、敬业的人是我的梦想,新东方是实现这个梦想的好地方。”

他用了58天的时间甩掉了48斤肥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背单词,学语法。

他形容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在发臭的席梦思床垫上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

一个人在北京,靠100多本成功的书打了鸡血。他把自己从英语小白提升到了GRE英语词汇讲师。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在背熟了两万多个单词后,他直接给当时的校长余写了一封求职信,并获得了试用的机会。

试讲期间,包括于在内的一批新东方老师坐了下来。因为紧张,罗永浩的表现并不好。老师们评论说这个人没有幽默感。

余的评价更尖锐: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我认为你永远也教不好。我劝你转行做点别的。

罗永浩很郁闷:快30岁了,第一次被人说没有幽默感。厚着脸皮,他向要了两次试讲。最后我在最后一次试讲中得了4.8分的高分。

他拿着分数跑到余的办公室宣布这个好消息。余洪敏拍拍他的肩膀说:“我佩服你的精神。”

这是一句鼓励的话,却让罗永浩很不舒服。他明白了余的另一层意思:其实,你并不怎么样。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在新东方,与教师工资密切相关的是学生的评价。一个老师在学生中的口碑是评价新东方老师的关键。为了拿高分,老师们使出各种招数。

有人喜欢在最后一节课讲自己悲伤的爱情故事;有的人会绞尽脑汁讨好上节课的学生;有些人甚至会拿起吉他唱一首歌来换取高分。

学生的评价体系大多来自于他们的热爱。所以在这个系统的打磨下,新东方很快就打造出了一个被网友喜欢的教师网络名人。

罗永浩无疑是最出彩的一个。他最重要的法宝是讲笑话。在课堂上,他调侃社会现象,痛斥包括新东方在内的很多体制问题,幽默讽刺。他宣扬一些自由和感情的理念。

这些刚普及互联网的第一代网民,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有同学把罗永浩上课时的笑话录了下来,发布到网上,让罗永浩意外地生气了。“艰难的生活不需要解释”这句话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的网络词汇。

在2004年百度十大网络名人中,罗永浩与冯杰齐名,还得了个“龙哥”的外号。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随着对新东方了解的深入,罗永浩的很多想法都和余有冲突。

曾经,罗永浩认为新东方是一个人才济济,工作环境宽松自由的公司。但事实是,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必然要面对很多复杂的关系,非人的淘汰原则,金钱的诱惑和各种机会。

和于新东方。罗永浩只是不明白,余是通过什么样的战斗才走出这场竞争的。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1995年,赚够了钱去了美国。他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想找一帮老同学凑热闹。

要把新东方打造成一个教育帝国,必须有更多的人才参与管理。他以前的大学同学成了他的首选。

在加拿大,他遇到了已婚的许小平。为了邀请余去吃饭,绕着商场走了三圈,才找到一个空闲的停车位。

一顿好饭后,余突然发难,问:“你的理想是什么?”

许小平说:“我的理想是回国从事音乐事业,成立一家音乐唱片公司。这是我想要的职业。”

余洪敏问:“你觉得这个音乐公司需要多少钱?”

许小平给出了准确的答案——30万人民币。余做了一个直接的决定:“今天就做吧。我给你30万人民币,但我觉得搞音乐不赚钱。我们一起做新东方可以赚更多的钱。”

在加拿大的许小平,盘子洗得够多了,我同意了。

他们去了美国,找到了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王强。当时在贝尔实验室的工资并不低,但当他听到余的新东方年营收突破1000万时,还是震惊了。

"对学校毫无兴趣的余,竟然真的赚到了钱!"

更神奇的是,无论是带余吃饭,还是在高校闲逛,总有中国留学生认出余并和他打招呼。

王强心想:“老余,你这么出名,看来我得考虑回国了。”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王强,许小平在北京大学

一九九六年十月,开着豪华轿车,带着和鲜花,到机场接。新东方三驾马车初具规模。

从1996年到2002年,新东方经历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六年。、许小平和余各司其职,负责教学,负责留学和移民咨询,余负责一切。

一群秉承理想主义的年轻人,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当时他们在中关村租了一套房子。每天晚上,余都让司机准备酒菜和饮料,大家无话不谈,无话不谈。

于常说,新东方是由一群有梦想的人建立起来的。这是真的,但是这个时候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要打个问号。

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裂缝很快就出现了。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分配这笔钱。

当他被招回和时,于想要合伙制。我们都是兄弟,一起创业,一起赚钱。

但是,自古以来,苦难多,悲欢离合少。到2002年,新东方已经成为年收入过亿的教育集团,分校遍布全国。

于把2001年到2003年称为新东方的改革时期。这三年因为利益分配,有过打架,有过各种感情纠葛,甚至哭过。

多年后,他反思道,“这些只会发生在朋友之间,而在上下级之间,通常不会发生在正常的商业关系中。”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2013年,根据余、、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上映。

更难摆脱的是我自己的家庭。余的母亲李八妹在新东方招募了许多亲戚。大学同学于和的家人结成了敌对关系。双方都屏住了呼吸。

甚至有一次,三个人在吃饭的时候,李八妹的骂声就出来了。和让余不好过。尴尬之余鼓起勇气走到门口。当门打开时,余跪在地上。

后来,王强回忆道,“那一刻,人性崩塌,尊严崩塌。”

最后,余倒向了他的大学同学。我妈半年没给余做饭,“以为我不是她儿子”。

混乱的系统持续了三年。在这三年中,甚至被赶下了公司CEO的位置。最后的情况是两败俱伤。

和含泪离开新东方,他们的家人也被余清理出公司。分手当晚,他们在酒店哭到凌晨5点。

王强哭着诉说她过去的感受,然后离开了。余也哭着说,我陪你去。但是他不能离开...

当你走出酒店,喧嚣结束,一个时代结束。曾经的兄弟,感情,事业都没了,但一个管理规则更清晰的新东方诞生了。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相比于的复杂和坎坷,罗永浩似乎简单得多。

他不擅长所谓的“江湖规矩”。骨子里,就像他当年在申请信里说的,“他天生疯狂。”在年会上,余号召广大教师“做人要像山,做事要像水”。

轮到罗永浩这位优秀的老师上台时,他说:“我不太同意于老师说的话。罗永浩跟人一样他妈的山,做事还是做爱。”

那些年,他经常上课,指责新东方纯商业,埋没人才。甚至在一次采访中,罗永浩直言:

新东方塑造了一群理想主义者创业的美好形象,但实际上是100%纯商业机构。

罗永浩要过很多年才会深刻理解这句话,理想主义输给商业。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2005年,33岁的罗永浩离开新东方创办牛博。

这个在当时被拿来和博客相提并论的平台,充分体现了罗永浩的理想主义。牛王采用邀请注册制,他定了三条规矩,惹怒了三个人:

首先,你应该能够自己写作,而不是像李宇春那样。

第二,要有意义,不能像许那样。

第三,不要抄袭。如果不小心抄袭了,道歉,不要像靖国明一样。

随着人脉的积累,罗永浩邀请了韩寒、梁文道、慕容雪村、连岳、柴静等一批文化名人入驻。甚至在2008年,他还带着Niubo.com的员工和物资冲进了汶川地震的第一线。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在汶川,罗永浩

不幸的是,没过几年,Niubo.com就因为种种原因被关闭了。

后来,罗永浩成了网上斗士。他在西门子总部大楼前砸西门子冰箱,与方大打出手,甚至公开指责余本人,因为他创办了一所培训学校。

罗永浩当了老板才知道创业的不易。

第一步找投资的时候,在他的逻辑里,投资人只关注利率,不关注教学成果。他一次又一次被拒之门外,骂骂咧咧地走开了。直到一个朋友在非洲发了财,给他投资了300万。

原因是:年轻的时候,我们互相交换色情,只有你从来没有骗过我。

当了老板后,罗永浩的营销引起了很大反响,但一直没有多少学生。他坚持说他不能帮助学生“在7天内学完英语”。因为租的学校厕所没有门,他选择临时换场地。

在公司内部,即使亏损严重,他仍然选择年底双薪,要求所有员工使用正版办公软件,加班费严格发放。

但他的理想终究被现实打败了。三年来,他的培训学校在暴利的教育行业里半死不活。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2011年,罗永浩进入手机领域。

前陌陌老板唐嫣投资900万美元,建立了一个基于Android的手机系统。随后的两年,他挖来了简历亮丽的钱晨博士。

2014年,在国家会议中心,一场盛大的发布会上,罗永浩发布了他的第一款手机——smartis an T1。

出色的设计确实让很多人震惊。发布会结束后48小时内,订单数突破5万台。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然而,由于几个月的延迟交货和供应链资源的缺乏,他不堪重负。拒绝率达到了惊人的90%。罗永浩不得不拿着最后一篇演讲《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奋斗》来压舆论。

最终T1手机以失败告终。

从2014年到2018年,罗永浩自称度过了最复杂最艰难的四年,也是最艰难的四年。T1之后,几款手机销量都不佳,连罗永浩在发布会上都流下了眼泪。

他一直在微博里声称自己做的手机是东半球最好的。渲染自己如何在手机行业坚持理想主义,给用户最好的体验。但是用户买不到。

直到2018年,经过一年的积累,他决定拼到底。他声称该产品会“吓尿”观众,并在海报上提醒出席发布会的观众拿尿布。

那一次,他选择了鸟巢作为会议地点。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锤子鸟巢技术发布会现场

2018年5月15日,3.7万人冒雨来到鸟巢,参加罗永浩新品发布会。

产品不够成熟,操作系统完全不注重用户体验。罗永浩经历了创立锤子以来最大的失败。喧嚣声中,罗永浩的理想主义散落一地。

2018年底,在北京的锤子科技总部,讨债的横幅占道,而罗永浩搬到了成都。2019年1月,今日头条出资3亿元收购锤子科技。

但罗永浩不在收购之列。

在经历了于的挣扎和无奈之后,他可能会重新思考商业机构应该以利润为目标还是以理想为目标。

或许在他的微博评论里有一条线索:如果你的老板在你面试的时候谈梦想,我劝你不要入职。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当鸡毛撒满罗永浩全身的时候,余洪敏,一片曾经在风雨中飘零的鸡毛,飞向了天空。

2006年9月,新东方在美国上市,、和于都成为了亿万富翁。在纽交所的舞台上,三个人的表情并不统一。

上市前,许小平和王强退出董事会,只留下股东席位。上市后,余找了一条河边,静静地坐了一个多小时。

外人认为那是新东方腾飞的开始,事情真的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2018年,新东方已经成为领先的教育公司,市值数百亿美元。

但余认为这是他个人痛苦的开始。他一直想成立一家基于理想主义的教育公司,但上市意味着公司每年必须以20%-30%的速度发展。

金钱和理想,毕竟很难兼得。他说:“我们三个人,最后死的只有我一个。”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2013年,无话可说的余在一次采访中第一次吐露心声:“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发行新东方。真希望自己从来不是新东方。”

主持人问“是不是等于说你奋斗了这么多年,其实得到了一个你不想要的结果?”

余:“对,就是它,100%的它。”

那些年,似乎已经不再关注新东方了。他开始做公益,不断走访农村学校。他开始大规模培训教师,并在夏季派遣优秀教师到偏远地区培训当地英语教师。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他花了很多钱去做一些非商业的事情。

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他提出由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新东方教师团队为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授课,帮助提高高考成绩。

新东方的“双师课堂”也开始走进小学,在甘肃、新疆、青海、四川、广西等地的345所学校与当地老师一起教学。

当他参观一所乡村学校时,他非常难过。那些孤悬在深山野地的学校,连完美的课堂教育都无法完成。"他们肯定非常缺少英语老师。"

但这个理想在2021年春天又消失了。

在线教育行业受到重创。新东方股价从19美元/股跌至1.69美元/股,市值下跌近90%。余不得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自救。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2019年4月1日,数千万人涌入Tik Tok罗永浩的直播间。

在一场盛大的流量狂欢中,罗永浩上台拿货。与当晚直播间火爆气氛相对应的是,商品成交额高达1.1亿。有人给罗永浩算了一笔账。一晚上的收入超过了他当时创办锤子科技时的启动资金。

有人刷弹幕评论说,理想主义者变了,那个自称“天生骄傲”的人也变了。但罗永浩说,“能放下的不是骄傲,而是偶像包袱。”

果然,在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的第二年,罗永浩成为导师,变身综艺大师。他在舞台上拿自己的6亿债务开玩笑,也拿自己以前的黑料开玩笑。

他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避免6亿元的债务,但他因为一个学者的尊严而反抗。面对恶评,他说:“别唠叨了,先还钱。”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罗永浩的尊严确实活了下来。

直播间里,之前网友打赏他,他直接捐给了疫情中的武汉。直播间出现了烂花产品,他没有回避,也没有推脱。其他用户的所有购买都将被退还,并对遭受损失的用户给予现金补贴。

有用户在他的直播间买到假货,他也不避讳。一假丢三。“没有一个平台能保证所有的正品,但我们的理赔几乎是最周到的。”

多年前,他说了一句感动无数人的话:

干净地赚钱,让人相信干净地赚钱是可能的;

让人们相信,实现理想就有可能实现理想;

让人们相信通过改变世界来改变世界是可能的。

即使在中国。

多年后,负债6亿,似乎还在坚持自己应有的体面。

2021年底,一批有货主播被曝税务问题,但其中并没有罗永浩。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正当罗永浩在摄影棚里闪烁不定的时候,数十辆红色卡车在余的另一边无声无息地驶向远方。

因为业务萎缩,新东方租赁了很多教学点。但是留下的73366套崭新的桌椅却没有机会再被使用。于是,新东方在余等20个城市的主要负责人决定:

捐赠给有需要的乡村学校。

一方面,他捐赠桌椅;另一方面,他开始为已经购买课程的家长准备退费事宜。即使近6万名员工被解雇,新东方也很快解决了所有教职员工的工资问题。

早在经历非典的时候,他就知道公司的账上一定要留着学生的学费,教职工的工资,合伙人的费用。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2022年初,一个热搜占领了微博。

罗永浩已经不是老赖的身份了。当人们以为他已经还清债务的时候,他发了一条微博。“都完了,我们肯定会尽快自己公布的。毕竟我们比任何人都更急于自己完成……”

曾经在直播间多次,罗永浩说要回归智能制造行业。他说他会在还清债务后进入超宇宙回路。一群元宇宙公司的人哆嗦了一下。

他还经常在微博里评论产品经理的设计,甚至夸道“很少有人知道我是活着的最好的产品经理吗?”(好吧…广告法…一)因为我话太多了…就像有些演员太帅了,大家都忽略了他的演技。"

只是不知道他的“演技”能否完成人生低谷的逆袭。

虎落平阳俞敏洪,咸鱼翻身罗永浩

于也在2021年底进入直播间,带领团队专注三农直播。

2021年12月28日,于在进行了第一次农产品直播。他一边读诗,一边在全国各地卖苹果、大米、玉米、萝卜等特产。

在直播间里,他尝试着吃各种水果蔬菜,甚至还喝了一种枸杞汁。旁边的助理问他味道如何,他也不觉得不好意思说出来。

余一直讨厌被称为企业家,他唯一的身份是一名教师。2020年底,参与某节目录制,作为主持人与王小川、王传福等多位知名企业家对话。

当时,新东方还是一家市值200亿美元的公司,但于却频频谈起退休和完成人生的遗憾。

当转折点到来时,他不得不忙于救火。据说在“教育双减”的政策下,于在新东方的一次高管会议上哭了。

2022年1月8日,在余的年终总结中,出现了一组令人吃惊的数字:过去一年,新东方市值下跌90%,营业收入减少80%,辞退员工6万人,学费返还、N+1员工辞退、教学点租金退出等现金支出近200亿。

但他说:“新东方的发展仍然是我的责任和使命。好像不能决定自己喜不喜欢,必须全力以赴。定下和大家一起努力的目的,让新东方走向下一个发展阶段。”

而他自己已经60岁了。

于曾经有一个梦想,要创办一所大学,就像美国的史丹福大学一样。找一块地,把一辈子的钱都投进去,打造一所国内顶尖名校,让更多学生受益。

现在,再谈这个梦,他有很长的话要说。

“这种想法现在已经没有了,已经被现实生活和工作淹没了。”

他说,早晚会没有新东方,那个时候,如果他能开着吉普车,一路开到青藏高原,他会很开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49248.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