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按顺序播放(mp3的播放顺序)

《如何有效学习:创造一流的学习体验》,作者朱莉·德克森,陆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理解学习者是创造良好学习体验的重要部分。如果不了解学习者,会

《如何有效学习:创造一流的学习体验》,作者朱莉·德克森,陆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

mp3按顺序播放(mp3的播放顺序)插图

理解学习者是创造良好学习体验的重要部分。如果不了解学习者,会导致令人遗憾的结果。

那么,你需要了解学习者的哪些方面?首先,你大概需要掌握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年龄,性别,工作或者角色。通常,这些信息可以通过调查获得。有时,组织本身也提供包含此类数据的文件。

除此之外,我们大概还应该知道他们的阅读水平或者技术掌握程度。这些信息也可以通过调查或与一些有代表性的学习者交谈来获得(这总是一个好主意)。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得到几个关键问题的答案:

学习者想要什么?

他们目前的技能水平如何?

学习者和老师的区别是什么?

学习者有哪些类型?

无论学习经历如何,有动力的学习者都会学习。相反,即使是最好的老师,遇到没有上进心的学习者也会头疼。但是我们越是考虑学习者的动机,就越能创造出更好的学习体验。

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思考学习者想要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来这里,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可能和想要的不一样)。

在思考“他们为什么来这里”时,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你是哪种学习者?有可能你能满足所有类型——具体类型需要看学习的学科和背景。可能你这次是这种类型的学习者,下次又是另一种类型的学习者。在数学方面,你可能是一个“这是必修课”的学习者;在音乐领域,你可能是一个“嘿,这东西很酷”类型的学习者(反之亦然)。

说到底,我们都是“我能从中得到什么”的学习者。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一种学习对我们自己有用或有趣。不管是哪种类型,学习者都希望有目标,能够运用所学去做一些事情。

在不同的学习主题和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

让我们来看看两个正在学习使用Java编程的人。帕特是一个内在动机的学习者,而克里斯是一个外在动机的学习者。

内在学习者出于自己的原因对主题感兴趣,或者有他们想要解决的特定问题。Pat想用Java做一件特定的事情。

外部激励的学习者受到外部奖励和惩罚的激励。任何一种“必做”学习都可能受到外部动机的激励。这也是克里斯学习Java的原因。

如你所想,内在动机远胜于外在动机。

我们知道,在不同的学习主题和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同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者的动机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例如,在防止性骚扰的年度研讨会上,某人可能非常具有外部动机(因为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但随后他可能变得更加具有内部动机(如果员工抱怨性骚扰)。)

研究者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莱恩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可能是目前主流的动机模式。他们说动机是持续的:

按照他们的定义,只有最后一种动机是内在的。德西和瑞安将内在动机与只为自己做的活动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其他人参与,他们也喜欢或感到满意的事情。

在连续体的另一端,完整的外部动机来自外部。人们只是寻求奖励或逃避惩罚。在这两端之间,德西和莱恩列举了一些与社会归属有关的外部原因。也就是说,你做某件事是因为它会取悦他人,让你觉得自己是一个群体的成员,或者它增强了你的自我认同感。

动机很少只有一个属性,但它往往是不同因素的组合。比如我会努力跟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但是刚开始看相关论文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自己的统计学知识还不够。从那以后,我对统计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但这并不是因为我对统计学有发自内心的兴趣。我这样做,是因为我有必要觉得自己是一个称职的专业人士,也是因为我不想在解读数据时犯让我脸红的错误。

完全的外在激励往往采取奖励或强迫的形式,因此效率最低,也最难持久。一旦奖励或惩罚停止,行为就会停止。被奖励或被强迫会破坏学习者原有的内在动机。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策略来改善他们的学习体验。

针对内在动机学习者的教学设计策略包括:

对这些“学神”说声谢谢。说实话,面对这种学习者,老师会觉得轻松很多。

确保学习者有时间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学习中,可能需要设计一些大家都需要做的标准活动或挑战,但如果学习者能学到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那么效果和体验会更好。

把这样的学习者当老师。内在动机的学习者会自己学到很多东西。如果他们彼此分享这些知识,他们可以学得更多更好。一旦他们做到这一点,其他学习者就有机会意识到他们所学的东西有更广泛的应用,这就减轻了教师作为唯一信息来源的压力。这对老师和学习者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针对外部动机学习者的教学设计策略包括:

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寻找内在动力。有没有什么东西(什么都行)可以激发学习者对题目的内在兴趣?如果是这样的话,问很多关于他们会用这些信息做什么的问题。试着把它和现实世界中的相关任务联系起来,或者和他们作为专业人士的身份联系起来。

让学习者告诉你。让学习者说出为什么某个学习主题有用或重要。如果老师直接告诉他们,他们可能会有抵触或者疑惑。但如果他们提出自己的学习理由,他们会更容易接受。

寻找痛点。如果学习者对教材不熟悉,就不能把自己的痛点和老师提供的解决方案联系起来。但如果老师能找出他们的痛点,并告诉他们如何缓解,他们就能迅速将学习者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避免过多的理论和背景介绍。外部动机的学习者可能更喜欢把眼睛戳向自己,而不是学习理论知识。一定要使用具体的例子和与现实生活场景直接相关的设计挑战。如果有很多背景铺垫,但是不清楚它们为什么重要,那么就应该删掉,或者至少放到附录或者参考文献部分。

用有趣的挑战或问题来唤醒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如果从学习者真正感兴趣的挑战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他们的外部动机会逐渐转变为内部动机。但是记住,这里的“有趣”是指“对学习者来说有趣”。

让学习者不以知道或不知道某事为耻。

为什么会有人买《傻瓜指南》系列的书?显然,买这种书的人不少,恐怕也不是因为人家觉得自己不够聪明。

我一直认为《傻瓜指南/完全初学者指南/新手指南》这类书的全部意义在于,它们不会叫你“傻瓜”,而是它们的主要卖点是向你保证,它们不会让你觉得自己很蠢。

如果我拿起一本默认知道赤霞珠和梅鹿辄区别的品酒指南,那么我会有点惭愧自己在看这本书之前的无知。但假设我拿起一本书,它默认我不知道雷司令和自来水的区别。这个时候,如果我确实知道一些事情,我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我有一个朋友是游戏设计师,他在设计一个电子学习程序。谈及游戏设计,他说,“作为一名游戏设计师,我的任务就是让玩家觉得自己很聪明。”我觉得学习设计师也应该如此,他们的任务就是让学习者觉得自己很聪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

挑战学习者。也就是说,不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某个题目太容易。太容易的事情会让人觉得无趣,缺乏满足感。但你不能因为学习者知道或不知道某件事,就让他们感到羞愧。因此,有必要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安全的方式来深入探究学习材料。

数学老师兼博客作者丹·迈耶(Dan Meyer)这样描述他向学习者引入问题的过程:

让我们来猜猜——你觉得呢?你认为哪些是错误的答案?我会让一个有学习困难的学习者给我一个错误的答案...他可能会给我一个过高或过低的数字。我让学生参与这种超低的方式,回报却是巨大的。

以下是一些针对“我不想觉得自己很笨”的学习者的策略:

利用学习者已经知道的知识。利用他们已经知道的关于这个主题的知识。

先让学习者尝到一些甜头。他们一开始能做出什么样的成绩?第一节课,他们能通过自学资料获得成绩吗?

给学习者一定的控制权。这样的学习者可能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学习体验,所以要给他们一些控制权。比如确定学习资料的呈现顺序或者呈现速度。也许,这样会让他们更有参与感。

创造一个可以容忍失败的安全环境。学习者能在一个安全、无偏见的环境中练习或进行自我评估吗?

如果这些事情做好了,那么学习者的体验会更好,会觉得自己真的能掌握这个学习题目。

除了知道学习者想要什么,还要问他们喜欢什么。我的朋友是一名游戏设计师,他提倡理解学习者的偏好:

…你可以看到,如果我们想专注于开发用户想要和喜欢的软件,那么,除了相关的主题,我们还必须了解和理解我们的受众。

建议你研究一下你的目标受众喜欢什么品牌和媒体,有什么爱好(看电视,看电影,玩游戏,浏览网站等。).这会让你更好地了解学习者有什么样的审美,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互动,想要什么样的互动。

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是有道理的。如果学习者喜欢篮球、编织、歌剧或真人秀,为什么不利用它们使学习设计更能激励学习者呢?显然,学习者不会喜欢完全一样的东西,但如果他们能找到共同点,他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激发他们学习设计的兴趣。

学习者当前的技能水平

在了解学习者的时候,有一点是必须要考虑的,那就是他们目前的技能水平。也就是需要知道学习者的学习坡度是平缓的还是陡峭的。

要求学习者这样做?

还是做这个?

此外,学习者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这个问题很复杂。虽然教师对学习内容的难度有一定的控制,但学习设计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教师决定的,而是由学习者的能力决定的。

例如,教师正在构建一套学习设计,他们可以通过适度的努力来学习和应用。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的坡度很陡。

但是,对于专家型学习者来说,学习坡度太平缓,似乎完全不费力。

学习者经历的难易程度其实是一个“导数”。它不仅取决于内容的复杂程度,还取决于学习者的先验知识:

假设三个学习者分别是一个慢跑新手,一个优秀的业余跑者和一个经验丰富的专业马拉松跑者。他们不仅需要不同层次的指导,还需要完全不同的学习设计。

慢跑新手需要:

很多指导;

详细介绍,而且开头不能讲太快;

具有直接和可实现目标的结构化经验;

提高自信的策略;

逐步提高难度,有机会休息;

教师对他们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反馈。

一名优秀的业余跑步者需要:

一些新概念的实践;

高级主题信息;

提高现有技能的指导;

老师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主权。

职业马拉松运动员需要:

有人递上香蕉和水,然后让路;

真正的专业指导;

关于特定挑战的信息,例如特定路线的特征;

在测量进度方面提供一些帮助,比如里程标记、计时等。

完全自主;

有机会教导或指导他人。

除了递香蕉递水,上述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几乎可以适用于任何科目。初学者需要老师帮助搭建知识框架,给予系统的指导。更高水平的学习者需要更多的自主权和资源,他们可以按需获得。

相同的内容对初学者来说很难,但对专业学习者来说更像这样:

如果学习者是专家,那么他/她可以在学习的旅途上继续快速进步,直到他/她遇到障碍:要么他/她遇到了一个罕见或新颖的概念,要么他/她遇到了麻烦。这时,他/她需要放慢速度,吸收所需的知识或技能,然后重新启动,再次运行。

不幸的是,人们常常期望同样的学习设计可以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

这意味着所有在学习过程中支持初学者的设计都会让职业玩家疯狂。

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旅行者站在安检口,把笔记本电脑放在外面,把液体物品装进包里,脱下鞋子,拎着随身行李准备登机,但是前面有一个老婆婆。这位老妇人自1972年以来就没有坐过飞机。况且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加上所有的随身行李,都站在前面。

出于预算的考虑,或者仅仅是为了方便,设计者往往会强迫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进行相同的学习设计。

如果您必须这样做,请考虑以下建议:

不要把同一标准强加给每个人。不要强迫所有学习者逐一完成学习设计的各个环节。不要这样,真的。也就是说,不要让学习者接受所有他们根本不需要的学习内容——允许他们自己选择课程体验的不同部分,或者允许他们回家自己学习。这意味着学习者不应在电子学习环境中锁定一个菜单,强迫他们按顺序浏览,或要求他们等到所有的音频解释播放完毕后再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考虑用“拉”代替“推”。初学者往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但大多数专家型学习者都有清晰的认识。只要所需信息容易获取且适用,基本可以肯定专家型学习者会自己获取。“拉”是指教师提供资源、课程和参考资料,供学习者在需要时选择。你可以使这些内容尽可能容易找到和访问,但你不必强迫学习者通读它们。

利用学习者的专业知识。专家型学习者都是聪明人!试着利用它们。他们能指导初学者吗?他们能否在课程中加入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故事,让初学者更生动?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让专家型学习者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加强他们的学习旅程,学习新的东西,那么他们在学习中的参与度会变得更高。

以嵌入式的方式为一些初学者提供资料。比如你想在一个e-learning程序中为初学者提供词汇,你可以用滚动单词的形式提供,而不是放在主要内容中。这样初学者需要的话,可以直接拿到。但这种呈现形式不会影响更高水平学习者的进步。

学前测试。区分不同学习困难的最常见策略之一是宣布:“我们要进行学前测试了!如果你真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不需要上这门课了!”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能设计一套真正有效的学前测试来测试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这将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方法。但说实话,我没见过多少优秀的学前测试。大部分都是过于琐碎简单的问题,一个正常的聪明人就算猜一猜也能考个及格。设计一份优秀的试卷是很难的。如果要评价一项技能(需要时间掌握的技能),借助选择题测试技能水平的可能性有多大?技能是可以考核的,但大部分需要通过观察来达到,而不是通过选择题来考(除非考核学习者的应试能力)。我在一次会议上认识了一位电子学习的专业人士。他设计了一个评估学前能力的测试方法:他让一个对内容一无所知的学生参加测试。如果学生在100分制中得了40分或更多,他就知道测试不能真正发挥评价作用。

问“你需要什么吗?”然后就让开了。如果老师在为一个“马拉松高手”提供支持,他/她不会说“让我们等那些新人吧!”或者,“你读过这本关于训练激励方法的小册子吗?”相反,他/她会说:“你需要什么?香蕉?水?什么都不要。好吧——那么下一个路标见!”学习资源的提供也是如此:找出学习者需要什么,确保他们能得到,然后停止阻挠。

本文选自《如何有效学习:创造一流的学习体验》,与原文相比有删节和修改。字幕是编辑添加的,不归原文所有。本文所用插图除标题图片外,均来自本书。已经出版社授权出版。图为电影《少年班》(2015)剧照。

朱莉·德克森。

怎么能编辑呢?

编辑张婷

校对茜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72293.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