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是集经济、社会和自然于一体的复杂生态环境。城市产生之初,人们就寄托了许多美好的理想,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宗旨,追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反映了当时人

城市是集经济、社会和自然于一体的复杂生态环境。城市产生之初,人们就寄托了许多美好的理想,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宗旨,追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城市生态观。历史的演进终于让人们认识到,人的能动性在工业文明时代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成就,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伤害。为了摆脱困境,人类在防治现代城市面临的“城市病”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一条与自然更加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避免“城市病”的发生,更好地规划建设生态小城镇,是每一个参与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人都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生态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以大连市金州区华家乡为例

1.用生态学理论指导规划。

生态建设不仅直接影响城镇的形象和品位,也直接影响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生态环境影响着经济发展和小城镇的规模。另一方面,它可以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直接促进或阻碍小城镇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态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尽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

小城镇规划(城市规划设计)插图

华镇位于大连市金州区北部,辽东半岛东端,总面积73.73 k㎡。全境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邓莎河从北到南贯穿全境,在南部流入大海。从该乡的建设情况来看,土地利用粗放,在空之间呈沿主要交通干线密集分布的特点。在规划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花家镇城市建设应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立足实际,适度超前,注重提高城镇整体功能和城市环境,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以总量控制为目标,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的山水城镇。

2.环境容量的合理规模和集中度是关键因素。

考虑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既要考虑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又要考虑人类改造的可能性,从而对小城镇的生态承载力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减少规划的盲目性。如何准确把握小城镇的合理规模和环境集聚度,是一项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因为每个城镇都有自己发展的客观因素,不能一视同仁。在华家镇规划中,我们深入调查研究,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镇的发展规律,统筹规划,避免规划过分强调建设项目安排的短期利益倾向,合理确定华家镇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空范围和设施布局,切实解决和避免发展中的短视问题。同时,根据花家镇的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对规划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过去的发展水平分析,预测五年后。可能的“合理”开发规模。

小城镇规划(城市规划设计)插图(1)

3.自然区域间形式的合理利用空

注重集约规划,就是要消除小城镇规划的不切实际和盲目攀比,形成发展目标适宜、建设标准适宜、资源利用集约的规划体系,实现小城镇规划与自身发展阶段和水平的有机结合,切实解决小城镇粗放发展的问题。另外,小城镇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其交通除了与中心城市的联系外,主要服务于小城镇内部交通。小城镇的内部道路不希望被过境道路穿过。但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小城镇都是沿着国道两侧发展起来的,花甲镇也不例外。花家镇的村制空结构发展采用“点-轴”的布局模式,形成以镇为中心、以增长为核心、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村庄格局,实现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土地集约、全面共同发展。邓浦线和华北线是城市发展的主轴,将带动城镇的全面协调发展。

规划充分利用全镇现有村级以上道路,提高路面等级,逐步形成纵横交错、环支结合、贯穿全镇的道路系统,形成村村通、村镇通、镇镇通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联系。

在规划期内,我们将重点建设乡道。乡道达到三级公路标准,村道达到四级公路标准,部分重要村道达到三级公路标准。交通主要与郊区公交线路和轨道交通相衔接,形成以小城镇为中心的便捷的区域性公交网络,丰富和方便了这一区域居民的生活。

4.大力培育生态产业。

城镇是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和承载能力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规律规划建设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高度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体。城市和城镇至少有三个基本特征:

(1)优良的生态环境。

(2)发达高效的生态经济。

(3)高度的生态文明,包括思想意识和管理制度。根据小城镇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规划应以市场为导向,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形成集约发展优势,形成以商贸流通、旅游开发、市场建设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城镇建设支撑点,增强辐射能力,带动周边村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小城镇规划(城市规划设计)插图(2)

规划提出,花家镇产业发展要优先发展第一产业中的特色品种;有选择地发展第二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培育生态产业,建立由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组成的经济体系;引导第一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第二产业向生态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商品流通。因此,规划以该乡为中心形成三个工业开发区:

(一)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以第二产业为依托的工业开发区;

(2)以杨家店村、焦芳芳村、新市村为重点,以大张村、鱼枷村、牟家村为支撑的优质农业示范开发区;

(3)以花家村、李家沟村、华东村为重点的农业综合服务区。

5.街道和绿色景观正在向个性化发展。

街道景观可以说是整个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形象地把城市街道景观比作城市景观的血管。在城市中,无论是交通、购物甚至通讯,都离不开城市街道景观。每个小城镇的街道格局因地理位置和形成年代不同而不同。因此,小城镇的景观建设不应以城市景观为模板,而乡村景观有其自身的魅力——生态。不同小城镇的街道景观造型要尽量体现当地的建筑文化特色,地标建筑要体现地域风格和城镇个性,大力宣传独特的地域特色。

景观规划应通过绿地和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协调共存,从而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千万不要和农田争地,而要在农田外的闲置土地、荒地、道路、运河、湖泊、院落上做文章。最好的作品是园林、农田、庭院的有机结合,让三者相得益彰。规划要求在201国道一侧设置20米宽的绿化带,在镇区主干道一侧设置10米-15米宽的绿化带。这些绿色走廊不仅给小镇居民带来视觉感受,也为过往车辆提供了安全保障。镇内河流两岸均有防护绿地,控制宽度为5-15米。其主要功能是保护河流的安全,其游憩功能,特别是通过植树,形成以步道和河流为背景的绿色廊道沿线的优美风景,改善河流两岸的景观异质性,营造充满活力的滨河景观。考虑到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比城市好很多,规划的重点是为居民规划几个公共活动空室,力求大中小区域分布均匀,服务半径合理,尽可能方便居民。镇中部规划2个公园、6个带状公园,方便居民玩水休闲;另外,现镇政府北侧是高压走廊控制的土地。规划要求,在逐步搬迁高压线下建筑的同时,做好绿地建设,提升城镇形象。

小城镇规划(城市规划设计)插图(3)

虽然小城镇的居民主要是农民,但他们和城市人一样渴望一个安静、舒适、优雅、方便的生活环境。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压制,这种欲望比城市人更强烈。因此,小城镇的规划不仅要有前瞻性,还要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文化特点,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系统工程来考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4122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